盧寵茂:以身作則「有仔趁嫩生」 林琳:不是人人似局長金童玉女廿幾歲結婚讀書一鑊過

政治

撰文: 傅流螢

發布時間: 2024/06/20 16:35

最後更新: 2024/06/20 19:15

分享:

分享:

林琳發言時,情緒頗為激動。(立法會直播截圖)

立法會今日討論「支援輔助生育政策」議員議案,建議政府延長儲存卵母細胞10年的期限、加大公營醫療機構提供試管嬰兒門診或生育評估門診服務的名額等。醫務衞生局局長盧寵茂話,政府鼓勵夫婦在最佳育齡期及早生育,以增加成功機會,雪卵等輔助生育方法有風險。他更話,冷凍卵子無辦法逆轉女性生理上生育年齡限制,是「種子與土壤」問題,「保存到種子,但土壤已經隨着年齡改變」;自己對「有仔趁嫩生」,是以身作則,身體力行。說法惹來透過雪卵後受孕的民建聯立法會議員林琳不滿。

提出議案的林琳發言回應盧寵茂時,情緒頗為激動,她話,「原來是因為我土壤唔好,所以生唔到仔。」她批評盧寵茂說法,對女性有很大打擊,「你跟他們說,明明有得生,只是因為你身體土壤問題,如果你生唔到仔,唔該你早點去生,自然去生。」她反問:「18歲讀書點樣生仔呀?」她坦言,香港遲婚是現實問題,「唔係人人都可以好似局長金童玉女20幾歲結婚讀書一鑊過。」

葉劉:「有仔趁嫩生」對很多職業婦女是諷刺

身兼行會召集人的新民黨主席葉劉淑儀話:「我亦都向盧局長說『有仔趁嫩生』,對很多職業婦女是諷刺。」她說,自己39歲才生第一個小朋友,是透過生殖科技,這類父母最緊張小朋友。

不過,盧寵茂有話,政府的政策目標是用輔助生育技術協助有意生育,但在醫學層面上面對生育困難的夫婦,協助達成生育的願望。他說,遇上受孕問題的夫婦可先向醫管局轄下的普通科門診、私家醫生或香港家庭計劃指導會求診,醫管局轄下九間公立醫院設有婦科專科服務,為有需要人士提供輔助生育服務,當中瑪麗醫院、威爾斯親王醫院和廣華醫院可提供體外受精服務,現時醫管局每年共提供1 100個體外受精的輔助生育公營資助服務名額。公營醫療機構於2019至2023年已為16135對不育夫婦提供21283個輔助生育服務治療周期。

除了醫療措施,盧寵茂話,早結婚、早生育不是醫療方面的問題,會與民政及青年事務局局長麥美娟講:「看看會不會有政策做到這方面,內地在這方面做很多,在公園、公共地方做媒人的工作。」議案經議員陳家珮、梁毓偉及李鎮強修正後,獲得舉手通過。

下載HKET App,追蹤TOPick WhatsApp頻道,睇全方位資訊:

【中下學試題免費下載】  【名校專區升學攻略】

【食物安全超市大搜查】  【職場智慧求生術】